阅读排行榜
- 行走他乡天涯路,淡去异域浮华心
- 听,彝人在吟唱——序《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
- 在丹寨石桥,儿时的记忆从眼前飘过
- 李菁:湘西文化是我一生不会枯竭的创作源泉
- 这一季蒙古情,呼和永莉!
- 王九成|把艺术教育变成教育艺术的高校名师
- 陶凯龙新书:《那年那月乡村纪事》让读者铭记乡愁
- 绝版中文网创始人谭余浩:为网络文艺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 赵成德:九九归一宗 砚载中国梦
{eyou:myad name='文章列表右侧第一个'/}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一位有志于农耕老物件收藏的文化农民,用毕生精力于文化、农耕,得到了政府承认、农民认可。他就是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馆长、河南省中牟县刘集镇段庄村的段双奇。
段双奇从20多岁开始,就扛着相机奔走在田间地头,记录着农村的变迁和发展。
犁、耧、锄、牛笼嘴儿、铡刀、碾盘、石磙、马灯、馍筐、老秤……
目前的刘集镇双旗文化大院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阵营,文化大院共有三层,一层有400多平方米,为老年活动中心,集学习、娱乐、休闲保健为一体。老年人活动中心不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二层是新型城镇化农民培训基地,定期邀请律师、法官做法律讲座。三层是农耕文化博物馆,共收集农耕、纺织工具15000余件,这些老物件上面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已经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类学生累计突破一万余人。
2018年刘集镇政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国家、省、市、县新闻单位多次进行报道。
双旗文化大院,是一个时代的剪影,更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