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寨的“银色”世界不仅是旅游特色
发布时间:2017-10-09 17:18 来源: 作者: 郭喜林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10月7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迎来苗年的初年。当日,全寨男女老少及周边村寨的亲戚朋友,大家都穿上苗家盛装,佩戴起平日很少戴的大银角,一起在西江苗寨欢欢喜喜过苗年,千余个银晃晃的大银角和闪闪发光的盛装银饰片,开启了西江苗年的银海模式。国庆长假10月1日至7日,该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387876人次,综合收入128864.66万元(10月7日人民网)。
    虽然笔者不能零距离观赏贵州苗寨里的“银色”世界壮观景象,但是通过人民网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已经让我的心灵深感震撼。那么多女人佩戴的银饰聚会在一起,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优美画面;那么多女人的头饰,以及穿着盛装的民族服饰,令人为之赞叹。
    如果能赶上这样的旅游旺季,真是旅游者一辈子的荣幸。而且,在这蔚为壮观的银色世界衬托下,那些古老的苗寨民居更显得古朴而优雅。再加上长幼有序的民族礼节,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而且,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才是真正属于世界的旅游资源。对于这样宝贵的旅游资源,必须依法将其继承和发扬光大;而且,这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这是贵州苗寨里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精神财富。
    因此,对于这样宝贵的旅游资源应当无比珍惜;因此,当地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并依法加以保护;因此,对于这样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应当依法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不能让这样的宝贵资源流失;因此,应当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把苗寨里的民歌、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旅游资源综合起来进行深度开发利用。而且,应当聘请贵州等地民族大学的专家教授对苗寨里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系统地编排成更具有艺术魅力的文艺节目,让苗寨里的民族特色更加浓厚。这样,就可以把潜藏的苗寨传统文化挖掘出来;这样,就可以让苗寨里的银色世界更加璀璨夺目;这样,就可以让苗寨里的旅游资源积极参与到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行列,让苗寨旅游资源得到更好有效利用;这样,就能让苗寨旅游资源成为世界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让世界人民共同分享中国苗寨的传统文化精神财富。进而,苗寨旅游资源就能在科学发展利用中把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而且,苗寨旅游资源在挖掘和利用中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要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苗寨科学发展的指南针,让党的新发展理念成为苗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灵魂。只有这样,苗寨的旅游发展壮大既能指日可待,又能长远地依法保护好苗寨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苗族人民尽早跨入小康社会;只有这样,苗族人民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拥有出彩的人生舞台;只有这样,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