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渔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8-07-21 09:58 来源: 作者: 王正庆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日前,笔者跟随区农牧局干部实地观摩了位于播州区石板镇八合村的贵州好吃嘴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流水养鱼现场、石板镇池坪村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鸭溪镇乐里村遵义市播州区满塘欢渔业有限公司池塘低碳高效循环节水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点。这是继乌江流域播州段网箱养殖彻底取缔后,区委区政府及时进行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走好流水养殖转型升级新路,有效地保障了市民的消费需求和渔民的增收愿望。

石板镇八合村贵州好吃嘴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流水养鱼现场

石板池坪村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鸭溪镇乐理村满塘欢渔业有限公司池塘低碳高效循环节水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点
    该区现已建成流水养殖基地4个,共有养殖面积2万立方米,年产鱼量达400吨。其中,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在石板镇建成好吃嘴公司建有流水养殖池4000平方米,建有污水处理沉淀池1500平方米。该流水养殖基地在5月全区网箱拆除取缔中,成为处理半成品鱼的主要收纳场地,分批次购进外来品种鱼180余吨,既降低养殖成本,又充分运用自然资源,提高养鱼户经济效益。二是走好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的转型升级新路。目前已建立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3个,共建设21条养殖槽,带动1万亩的种植面积,增加水产品产量1500吨,预计直接减少排放残饵和粪便1000余吨,实现水产养殖零排放,大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既保障乌江流域水域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市民的“肉碟子”,加快解决原网箱养殖渔民转产上岸和转业、就业问题。三是走好休闲渔业的转型升级新路。现有休闲渔业发展模式5种类型,即:养殖—餐饮结合型、垂钓—餐饮结合型、旅游观光—餐饮结合型、城郊池塘、库区垂钓型。全区现有150余家休闲渔业场所,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8家,从业人员500余人,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助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休闲渔业产值达近亿元。四是走好“稻+N”工程的转型升级之路,以绿色生态养殖为契机,以脱贫攻坚为目标,以“稻”为主,以“N”为辅,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2018年全区发展“稻+N”绿色生态工程12.02万亩,其中 “稻+鱼”7000余亩、“稻+蟹、虾、鳅、蛙”1000余亩。确保了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文/图 播州区外宣中心王正庆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