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县农牧业发展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19-01-09 14:06 来源: 作者: 文昌银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贵州凤冈县的发展理念,2018年该县以双有机战略为引领,以培育绿色资源、开发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形成绿色制度、营造绿色环境、实现绿色增收为抓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凤冈农牧业发展硕果累累。
 
    成果一:2018年8月,凤冈县成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全省唯一),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2018》绿皮书,被省农业农村厅喻为“贵州样板”。
    成果二:2018年10月,凤冈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两个县排第一);
    成果三:2018年11月,凤冈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通过农业农村部考核验收,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考核分值96.99分,在全省第二批六个县排第一,被省农委推荐,代表贵州省到国务院接牌)。
    成果四:2019年1月,凤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一二三产融合贵州发展模式试点县(全省仅两个县)。
    成果五:贵州省凤冈县大牲畜交易市场,被农业农村部考核认定为“全国畜牧定点交易市场”(全国牛价看贵州,贵州牛价看凤冈)。
    成果六:2018年12月,全国畜牧总站公布了“全国2018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示范站”名单,凤冈县畜禽品种改良站成为全国基层示范站之一(贵州省3个站),是遵义市唯一获得此项称号的基层畜牧站。
    成果七:牛云大数据实现了“云上养牛”“云上交易牛”,2018实现云上养牛200头,云上交易牛129头。成为全国云上交易大牲畜成功的典范。
    面对取得的成绩,凤冈农牧不骄不躁,郑重提出了“三围绕”做提升:
    一是围绕主体产业做提升:围绕茶叶、肉牛两大产业,实现100亿元产值目标,①生态茶园50万亩,投产茶园30万亩,综合产值达60亿元;其中完成茶园无公害认证34.3万亩,有机认证5.18万亩;②存栏肉牛16万头,出栏6万头;建成100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6个、5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176个,种养循环模式得到上级认可,2018年被列为贵州省种养循环试点县。
    二是围绕农产品质量做提升:制定了61个主导产业标准,建立标准化基地35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78家,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0%,有机产品认证企业9家。成为贵州唯一实现全域无公害认证县,无公害产地认证企业172家、面积117万亩,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7家、产品32个。
三是围绕品牌做提升:凤冈锌硒茶、凤冈有机大米、有机莲藕等一批本土农产品品牌;“琊川贡米”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冈锌硒茶获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品牌价值13.53亿元;蜜蜂、中药材、辣椒、红心柚、蚕桑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凤冈县有省级农业园区7个、市级农旅一体化示范点9个和县级农业示范园区16个。
    良心产业:有机凤冈”理念在2017中国·凤冈“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高峰论坛上引起专家学者共鸣,达成了《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发展模式之凤冈共识》。
    凤冈县按照三调三治发展农业产业:三调即:一是调结构,二是调方式,三是调经营;三治即:一是田园治理,二是村庄治理,三是粪污治理;
    相关链接:2018年,凤冈争取上级资金9000万元,其中农牧业渠道争取资金7600万元,茶叶产业渠道争取资金1000万元,农业现代园区渠道争取400万元(注:2018年全省安排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共计26亿元);
    凤冈红心柚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琊川贡米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凤冈生态蜂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土溪皮蛋获得有机认证;
    肉牛通过有机认证;
    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农旅一体化园区;
    下一步目标:凤冈县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体系构建,生产基础、质量管理、控源治污、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等方面,切实做好有机产业示范,打造有机示范村寨、农庄、餐厅、产品等,全面推行全域、全产业链有机发展,让双有机产业在凤冈做成一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文昌银)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