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七星关对坡镇嘎木社区“大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05-05 18:18 来源: 作者: 对坡镇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毕节市七星关区对坡镇嘎木社区辖8个村民组,506户2241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166户732人,已脱贫137户661人,未脱贫29户71人。2018年以前属于典型的空壳村,脱贫攻坚压力大任务重。自去年以来,通过“大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带头,采取“四项措施”,争取资金80余万元改扩建村级服务阵地建设,打造便民“一站式”服务窗口,有效落实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是全区党建扶贫先进村。
    “调”班子,强思想,择优配强工作队伍。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嘎木社区2016年属于软弱涣散后进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滞后,采取“三强化”措施,提升班子队伍战斗力凝聚力。一是强化择优配强队伍。在结合社区实际的基础上,对村2名班子进行调整,并发展年轻知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4名,战斗力得到了提升。二是强化干群思想统一。去年以来,社区支部在坚持支部“三会一课”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活动30余场次,院坝会10余场次,组织驻村工作组及村干部参加脱贫攻坚等业务学习50余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性地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大讲习活动,切实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村寨每一个角落,进一步提升两委班子工作作风,更加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强化党员结对帮扶。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采取党员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贫困群众32户,落实党内关怀机制,实时掌握困难党员、群众的所需所想,组织开展“户访夜巡”活动,发放为民服务卡400余张。积极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为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党支部凝聚力弱化和战斗力不强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问”需求,找短板,夯实基础设施保障。
    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村情民情,驻村工作组、社区三委联动出击,采取“三看一建”措施,全面掌握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短板。一是看环境问家庭留电话。走访过程中,先看符不符合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达标,再看家里的生活现状,找准话题切入点,心贴心和群众话家常,访贫问需。同时留下电话,方便群众联系。一年来累计接到群众咨询、求助电话2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0余个。二是看陈设问收入留照片。群众的收入有时会在家中生活用具、电器等方面体现,每一次走访,认真留下群众家的照片并打印贴在民情日记中,便于随时掌握困难群众家庭最真实的情况。三是看厨卧问吃穿留记录。厨房有没有肉,锅里有没有米,衣物被褥是否满足需要,这些都都用心看、认真记、仔细想,找准症结,因户施策,切实提高帮扶精准度。四是建台账排工期补短板。通过走访摸清短板,倒排工期,投入260余万元实施嘎木至杉寨通村水泥路4公里,马大路组组组通公路2.3公里;投入160余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机耕道2公里,对杨花组、小水井组土地进行了平整,土地价值有效得到了提升。投入80万元对全村未实施院坝11380.96平方、串户路8155.53平方进行了硬化,完成破旧房拆除426平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户21人,危房改造20户,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想”法子,找路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在德溪公司驻村工作组进驻后,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保障,为群众增收致富,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三个精准”措施,凝聚班子,建强村社一体合作社,卸下“空壳村”包袱。一是精准找帮扶。在摸清社区短板后,驻村工作组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倡议社会爱心企业等争取帮扶资金76万余元,用于村级服务阵地院坝、办公设施及贫困群众爱心救助帮扶等,得到群众一致好评。二是精准调产业。群众富不富,全靠党支部,嘎木属云贵高原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壤贫瘠稀松,经社区支部反复考察调研,支部党员带头因地制宜在嘎木组发展300亩“蜂糖李”特色种植产业,并规划打造“50亩“黑美人”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套种葵花50亩,积极动员无职党员参与村社一体合作社示范种植烤烟100亩,践行党员示范带头效应。三是精准搭联结。极搭建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三方约定每年进行盈利分成,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按5:3:2比例分成。优先安排本地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解决就地就业,已累计发放务工工资20万余元,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促脱贫,现已累计为村集体创收集体经济5万元,彻底解决了空壳村的包袱。
    “建”制度,立规矩,构建和谐富裕乡村。
    一是严格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责任制,将“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定期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环境卫生大整治等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关怀工程,开展交一次特殊党费,访一次特殊党员活动,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帮扶机制,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回头看”等活动。二是严格干部动态考核制。通过实行责任划分,将全村8个村民小组和重点工作,即组织教育、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综治维稳、教育扶贫、产业调整等工作落实给9名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由第一支书统筹全局,支部书记配合,实行动态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奖金挂钩,村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互相配合、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干事氛围。三是严格日常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坐班轮流办公等5个为民服务工作制度,规范干部服务群众行为,方便群众办事,切实有效地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四是严格四议两公开制。充分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做到了决议事项和实施结果在村内公示公开。还积极通过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院坝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嘎木社区村规民约》,让群众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一年来,全村无滥办酒席情况发生,无偷牛盗马行为发生,社区村民和谐共处。
    如今走进嘎木社区,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以“组织强、环境美、乡风纯、产业兴”为标准,大力推进“规范·示范·典范”村(社区)创建,群众奔小康的日子有了盼头,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美丽画卷正在嘎木徐徐展开。(对坡镇)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