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巧用得天独厚优势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11-16 10:48 来源: 作者: 谢忠华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公示,拟在全国范围内推介260个村落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有8个村入围。分别是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平坝区夏云镇小河湾村等;此前,该省已有20个村入选(11月15日,人民网贵州频道)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居焉若寝琼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霓。”贵州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自古以来赵希迈、曾丰等文人骚客咏颂赞美贵州的诗词歌赋无计其数,足可见贵州奇特的山水树木、古朴的民居院落是打造美丽乡村的有利条件。
    抓住资源优势建设美丽乡村是贵州的经验。事实证明,仅有自然优势还远远不够,有的地方同样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条件优势,但是他们却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守株待兔,“端着金饭碗讨口”,还需要人的因素,需要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美丽乡村一方面是传承保护,留住乡愁;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开发建设。贵州省的经验是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路径,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深入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打造新农村建设的靓丽名片,推动美丽乡村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提质转型;全省形成点线面结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正如贵州籍知名音乐人张超的歌唱:“一步青山一首歌,一秀绿水一声唱”。带给了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推动了脱贫攻坚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善于利用优势资源助力脱贫攻坚是贵州特点。贵州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依托农村生态资源丰富、地域文化多彩、山地特征明显的优势,充分发挥山地优势,发展立体型多维度山地产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探索脱贫攻坚的路子,实施“一村一品”扶持计划,建设特色种植养殖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农超对接基地,打造山地农业、农村电商、山地体育旅游和山地休闲养生产业,为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善于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是贵州创举。美丽乡村村落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居风貌、厚重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村容景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美丽乡村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寻觅乡愁的绝佳去处,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如期脱贫功不可没。
    “黔山积翠楚山分”,“定有新诗传万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贵州的目标。贵州地形地貌重峦叠嶂、悬崖峭壁、峰峦雄伟、危峰兀立是劣势也是优势,关键看你怎样利用优势转变劣势,同时,贵州是山清水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建设更多“中国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让群众美好生活步步实现,贵州正在努力。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