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风华镇金承村:党建统领抓“三变” 农民增收促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18 09:23 来源: 作者: 风华镇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风华镇金承村由原街上自然村、农家乐自然村、金华自然村三个自然村组成,辖34个村民组,面积约8平方公里,耕地3940亩,共1228户,总人口6368人,党员83人,党小组6个。在镇党委的统一调度下,金承村按照“361”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能人带动成立绥阳县农鑫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作形式,农村“三变”让群众增收致富,并逐渐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党建统领——强化服务抓落实
    群众路线是党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民管委是具有风华特色的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福轩和辣椒基地项目土地流转中,成立民管委22个,共67名成员,其中党员49人,占73%。由镇组织委员亲自到场指调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服务项目中当先锋打头阵的模范作用,全力服务项目尽快落地,10天便完成福轩一期工程土地流转2000余亩……通过干部的辛苦付出,满足企业项目需求,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
    二、能人引领——成立专业合作社
    为发展集体经济,村委会通过致富能人钟承权带动,成立了绥阳县农鑫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作形式,农户(贫困户)租赁土地给合作社收取租金,同时有劳动力的还到基地务工挣钱。
    合作社目前已经打造的辣椒脱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规模1000亩,涉及农户452户,其中贫困户45户,贫困人口168人。基地建设主要包含两项:一是品种试验、示范485个;二是新技术示范:辣椒漂浮育苗技术示范,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肥水一体化技术示范,地膜起垄移栽等。可以产生经济效益40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其中的45个贫困户按每户1个劳动力计,全年务工收入达8000-12000元。脱贫户还可通过辣椒种植,产品由合作社收购实现稳定脱贫。并且每年为该村积累村级集体经济20余万元。
    三、企业化管理——农民摇身变股民
    “基地是合作社的,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位正在进行辣椒采摘的农民高兴的说道。因为这片基地有三个身份:土地入股人、股金合伙人和打工者。随着辣椒产业日益红火,加之福轩龙头产业强势入住,全村6000余亩土地流转给了集体,基地附近的农民都成了村集体企业的股东或股民,在家的劳动力均成了村企的职业工人、职业农民,农户的生产、生活、前途都和村集体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四、阳光村务——基层组织值得信赖
    在不断探索新办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村级内部财务管理,采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方式管理村级集体。坚持村务公开,开展“阳光村务”建设,通过召集村民小组长建立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同时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将家底交给全体村民,使村民更加了解集体财产的来源去向,规范了村级固定资产出租管理,增强了市场化、民主化运作。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