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狠抓民生保障 建设和谐“幸福黎平”
发布时间:2017-08-07 10:46 来源: 作者: 杨秀治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黎平县大力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着眼生存需求到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着眼解决最突出问题到全面提升生活品质;从突出社会救济保障到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幸福黎平”实现大升级。
    一是实施精准脱贫工程。全面落实《贵州省大扶贫条例》,打好实施“1+15”扶贫政策组合拳,加快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专项工程建设,加快干凉亭、龙形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肇兴侗寨扶贫生态移民省级示范点等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让一批林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获得退耕还林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护林员报酬等途径实现脱贫;大力发展绿色扶贫主导产业和特色生态农业,落实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和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政策,逐步推进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两线合一”,着力抓好极贫乡镇(村)及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工作和扶贫小康示范创建,全力以赴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快发展人民满意教育事业。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实施中小学寄宿制、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建设黎平学院及黎平“虚拟智能”校园建设工程,新建黎平八中,完成黎平职中实训基地建设,完成黎平七中、黎平城关五小、七小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顺利通过国家、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不断提升改善教育办学条件;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强力实施“新两基”工程,加快实施“名校、名长、名师、名生”四名工程和教师荣誉制度,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力打造黔东南乃至贵州教育强县。
    三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推进“名院、名长、名医、名药”四名工程,实施医师荣誉制度。全面完善乡村卫生院(室)功能设施,规划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药研究所(侗药研究所),加强与省人民医院、浙江金华医院等对口帮扶医院合作,扶持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争创三级医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提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黔湘桂三省(区)交汇区域医疗强县。
    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唱响“侗族大歌”,积极推进传统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力打响侗年节、侗文化旅游节、乡村旅游节等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完成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建设,建成中国侗族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活动场馆。以承办2019年黔东南州第十届运动会暨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完成一批以奥体公园为标志的体育场馆建设,加快体育健身设施向城乡均衡延伸,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山地户外运动全面发展。
    五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制度,积极引导全民参保。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就业、医疗、司法、灾害救援等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残疾人帮扶事业。加快实施城乡居民安居工程,全面落实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挂钩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