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龙井乡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17-07-18 15:51 来源: 作者: 汪潇潇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炎炎夏日,翠绿繁茂的青草是割了一茬又长一茬。龙井乡炕家岩村贫困户刘学洋正抱起一大摞刚割好的青草直奔牛圈,虽然身材瘦小,但面对4头“哞哞”直叫要吃的牛仍让他脚步急促。“养了这么多牛虽然累,但我们凭自己的劳动一定能脱贫致富,党的政策就是好。”刘学洋一边向圈里撒着青草一边说道。
     看着圈里低头吃草的黄牛,刘学洋轻轻抚摸着它们,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宝贝,也是他脱贫致富的希望。
     但让笔者吃惊的是,让他如此爱惜的黄牛却并不属于他!
    “这些都是我领养的牛,只负责喂养。一年出栏后利润的提成和补助款少说也有两万的样子。”刘学洋满脸笑容的算着一笔账。他说,虽说是寄养,但他就像宝贝一样照料它们,希望他们天天长膘,早日卖出好价钱。
    而这一切源自该村在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带来的希望。  
    “炕家岩村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发展养殖业极为适合,征求了村民意见后,肉牛养殖辅以家禽养殖也就承载了炕家岩村脱贫致富的希望。”该村驻村干部田洪斌说,发展产业是“造血”的关键,如何让产业落地便是发展的前提。
    资金从哪里来、如何保证喂养成功?该村通过引进石阡县恒盛农牧养殖场,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建一类基地、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为了最大化的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去年11月份,恒盛农牧养殖场购买450头肉牛,发放200头肉牛给贫困户养殖,再通过合同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贫困养殖户实行“统一饲养、统一上门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回收”,辐射带动周边近500余户农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也为贫困户打下了强心剂。
    如今,在脱贫攻坚中,炕家岩村在发展养殖产业的同时,他们还坚持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变废为宝把养殖场排放的牛粪用来果园的树苗施肥,有效解决了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该乡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畜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汪潇潇)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