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贫困 赤子报春晖|记大方县兴隆乡返乡创业青年张天荣
发布时间:2017-03-21 04:43 来源: 作者: 刘基春 投稿邮箱:

if(@me<>'' )@me = ' '.@me.' '; {/eyou:field.seo_description}

去凤归来,常将乡亲惦心头

       张天荣是大方县兴隆乡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青年,他从年轻时就到广州打工,接触蔬菜销售,经过几年的学习、探索、资金积累,他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销售蔬菜窗口。2015年在毕节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引领下,他多次参加毕节市和大方县组织的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全国、省、市、县聚力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参与家乡建设是每个毕节人应尽的责任。他积极响应市县领导提出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号召,萌发了回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念头。
               
既归则安,谋划发展选桑树
       2015年6月,张天荣回毕节考察后,毅然决定在他的家乡——兴隆乡创业,将自己在广州及所熟悉的蔬菜市场网络贡献给家乡父老。2015年10月,他在大方县成立了贵州张氏云贵蔬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将蔬菜产销在兴隆发展壮大,他提出了五年发展规划,将公司规划为综合服务区,冷藏物流区,育苗中心区,科技种植示范区,辐射功能区,进行分期建设。规划总估算投资3000万元,其中:核心区2500万元,包括育苗中心500万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300万元,农产品加工冷库及交易中心1000万元,辅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50万元,蔬菜生产核心示范区550万元;良种推广生产性投入500万元。建成后年至少可生产无公害蔬菜11万吨,其中:核心区生产1万吨,拓展区生产5万吨,幅射区生产5万吨。年冷藏10万吨以上;年销售11万吨。年实现生产总值2.2亿元以上。可带动2000户以上农户发展蔬菜产业,户均仅蔬菜种植一项年可收益2万元以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乐业安居,凝心发展报春晖
       贵州张氏蔬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一方面抓建设、抓生产,另一方面抓技术培训、抓市场销售。2015年投资了300多万元,流转土地500多亩,在大方县兴隆乡狮子村建设公司综合用房,仓库及蔬菜分拣大棚和物流中心,种植马铃薯300多亩,亩产2100公斤,单体最重的1.25公斤,大中薯率达到88%以上。通过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循环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了一年种三季。马铃薯收后,种辣椒茄子,收了辣椒茄子后种冬季莴笋、连花白菜、白菜芯等。种植辣椒300多亩,亩产4000公斤,种植茄子200多亩,亩产5000公斤。冬季种植莴笋200多亩。同时,试种了西兰花、松花、荷兰豆等多个品种。带动了兴隆乡4个村种植蔬菜,帮助了大方县的陇公、店子、新街等3个村解决了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富裕共惠,帮村带动有奇招
        “示范引领生产绿色环保蔬菜,立足三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该公司的宗旨,在张天荣的倡导下,贵州张氏蔬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自主经营种植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通过技术培训、提供种苗、解决就业、保证销售等形式,探索出一条带动周边贫困户及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该公司集种子、种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和产品市场销售为一体,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管理,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肥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生产上实现了从零散型向集约化转变,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化转变。该公司为贫困农户提供优质种子,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保证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长期困扰在农民中的不敢种、不会种、卖不出、种不出高质量蔬菜的难题。带动了兴隆乡石板村和兴隆村、青杠村、狮子村、果木村种植蔬菜,带动群众种植蔬菜1000多户。2016年带领兴隆乡石板村法窝组种植辣椒100亩,亩收入达到3500元。带领兴隆乡青杠村种植辣椒100亩,亩收入3500元,仅冬季种蔬菜100亩(连花白)收入就达40万元。带领兴隆村种植辣椒茄子等200亩,亩收入达4000元。在技术上免费提供指导,从土地整理到化肥、农膜、农药的使用,采收和包装全程跟踪服务。对防病治病技术进行培训,2016年共免费培训农民及各专业合作社人员1100多人次。为自愿种植的贫困户公司免费提供2000至4000株辣椒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全部收购。

帮扶写照,动人事迹成典范
        现年55岁的阮世云是狮子村狮子组的贫困户,出去打工没人要,在家找钱又没门路,她家流转了2亩多土地给该公司,并成为该公司基地的长期工人,仅2016年的务工收入就达28000多元。李修平是兴隆乡狮子村堰塘组的一个近40岁的苗族妇女,因为丈夫身残不能下地劳动,她既要照顾父母、丈夫,又要照顾两个孩子,家庭十分困难,该公司将她作为长期在基地用工,解决了她一家子的生计问题,既能照顾全家,又有一份固定收入,每月收入2500元以上。王成贵和李英夫妇是兴隆乡狮子村中寨组的苗族,公司成立后,他们夫妇就来到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50元至200元。

不忘初心,反哺乡邻传美谈
 
       回乡创业,不忘初心,张天荣与他的公司,在发展中不忘记父老乡亲,一直关心和帮助贫困群体。他通过引导务工,股金分红、看望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对贫困群体进行帮助。他的公司在务工方面做到两个优先,土地流转户优先,贫困户优先。对这两类人员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作为公司基地的长期用工。2016年6月,张天荣被兴隆乡聘任“荣誉村主任”,结对帮扶狮子村。该公司对石板村法窝组的71户盆户及狮子村的13户贫困户结对进行帮扶,带动5个返乡农民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与农户签订了合同每户连续三年每年给予分红1000元。2016年仅在基地务工的工人工资就发了80多万元。目前,已带动当地3个村84户共312人走上致富路。2017年春节前,张天荣一家人还专程到兴隆乡敬老院陪同老人们提前过年,给老人们买衣服、包饺子、理发等。
       张天荣多次到市县乡组织的相关农业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16年公司获得毕节市表彰为农业板块经济先进集体。张天荣获毕节市委统战部“千凤还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上,张天荣与他的公司,正默默无闻地带领乡亲们,迈着坚实的步伐,演绎着精彩,一如乌蒙高原的春风,拂过乡亲们的笑脸。(刘基春)

    标签pagelist报错:只适用在标签list之后。

阅读排行榜

编辑推荐